近日,广西糖业集团大新制糖企业制炼车间技改现场一派繁忙,员工正在对成糖设备安全节能综合升级改造项目进行设备的拆迁、安装、改造。项目开展以来,该企业围绕集团成本运动、“半年闲”等重点工作,刀刃向内找问题,精细落实补短板,深挖潜力增效益,减少外协加工费用,自主改造部分设备。目前已为企业节省外协成本115万元,推动降本增效落到实处。
党员齐力攻坚
在成糖设备安全节能综合升级改造项目即将进入拆迁阶段,为最大限度减少费用支出,企业领导结合实际,果断作出项目部分设备的拆迁、安装、改造由员工自行动手完成的决策。在技术人员不足、工程量大的情况下,企业从各部门抽调人员协同配合。党员干部纷纷亮身份,成立党员攻坚队,分成电工攻坚组、设备拆迁组、安装攻坚组等8个小分组,紧密围绕工序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分工协作、环环推进,有条不紊完成分蜜白砂糖振槽、分类筛及输送带、乙丙糖膏分蜜机、分配槽、螺旋槽、糖糊机、回溶机和设备所配套的电器等40台套设备设施拆除安装工作;将配套的物料、汽管、水管等碳钢管更换为约800米的不锈钢管路;同时大力提倡修旧利废,将拆出来的管道、槽钢、角钢等废旧材料拼接再使用,实现降本增效。党员干部冲在前、干在前,利用上班时间、周末时间加班加点、定时定量推进工作,不管多辛苦,总要完成当天的任务才肯安心下班,用实际行动叫响了“我是党员我先行”的口号,真正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劳模示范带动
为实现降本增效,大新制糖企业大胆突破,充分发挥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效能。在白砂糖干燥输送系统拆迁过程中,白糖输送带的拆迁改造安装是这套系统拆迁最困难的工作之一,该工作需制定合理的输送角度,调好主被动滚筒及胶带的平衡,不然会出现白砂糖输送不及时,输送胶带走偏损坏等故障,导致该生产线停筛停产,影响榨量生产。因其技术改造和设备校准度要求比较高,业内制糖企业在进行输送带维修改造时大多选择外协加工制作。为此,由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振川带领企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团队成员,用其三十余载的制糖工作经验和技术担起这个重任,以目标攻关为着力点,与管理人员、车间技术员工一起研究白糖输送带拆移、安装工作,制定攻关方案。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试验和论证,攻关团队终于找准突破口,根据输送带前分类筛出口的高度、输送带后胶带的高度,以及预留输送带后除铁器的安装位置,确定了输送带的安装角度、主被动轮的安装高度,利用红外线水平仪和水平尺调校输送带头带尾及主被动轮的水平,为保证输送带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同时结合企业实际进行了小改升级,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发挥匠心作用。
人人皆可创效
推进成糖设备安全节能综合升级改造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工程量庞大,企业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敢担当、讲奉献、有作为。为确保工程按期保质完成,不影响后期工作以及企业整体检修技改进度,企业梳理出该项目自行拆除、改造、安装部分的工程量清单,落实日计划、周计划以及月度计划安排,将任务分配到工段、班组、个人;每日由责任管理人员跟进督促,定期汇报进度和存在困难,做到信息互通协同,及时解决、攻关瓶颈问题,保证项目顺利推进。车间员工舍弃周末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为工程项目保驾护航。他们发扬主人翁精神,把责任担在肩上、把工作放在心上,甘愿付出,不求回报,不计得失,齐心协力为共同目标努力奋斗。
当前企业已形成“人人皆可降本,人人皆可创效”的一盘棋思想,时刻绷紧“降本弦”,算好“效益账”,凝聚强大合力,花更大力气,竭尽所能浇灌“技改”种子,提升生产效率和效益,让降本增效落地生花,促进降本增效指标再上新台阶。
(黄琼震)